314e251f95cad1c8fc91959b7d3e6709c93d5167.jpg 838ba61ea8d3fd1f49bd32cc364e251f94ca5f8b.jpg 
《國王的演講》(The King's Speech)是湯姆·霍珀 執導,科林·費斯傑佛瑞·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。

影片講述了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,王位留給了患嚴重口吃的亞伯特王子,後在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治療下,克服障礙,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[1]

該影片於第35屆多倫多電影節獲得了最高榮譽觀眾選擇大獎。在2011年第83屆奧斯卡上獲得12項提名,並最終拿到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。影片還獲得金球獎、美國製片人公會、導演公會和影視演員公會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。[2]

中文名:《國王的演講》

外文名:The King's Speech 

其它譯名:王者之聲 / 宣戰時刻 / 王的演講/皇上無話兒

製片地區:英國/澳大利亞

導    演:湯姆·霍珀

編    劇:David Seidler 

製片人:伊安·坎寧

類    型:劇情

主    演:科林·費斯,傑佛瑞·拉什,海倫娜·伯翰·卡特

片    長:118分鐘 

上映時間:2010年12月10日 

幕後花絮:
跟片中的喬治六世壹樣,編劇大衛·塞德勒也曾是口吃病患者,他小時候就讀過喬治六世的故事。大衛說,喬治六世的故事對他有很大鼓勵,最後他也克服了口吃問題,所以長大後壹直想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。雖然大衛對這段歷史研究頗深,但由於缺少壹手材料,劇本初稿很大部分要靠想象來填充細節。後來他找到曾獲羅格醫生治療的壹位叔叔,對羅格的治療手法有了詳盡了解。影片開拍前9周,他得到了羅格醫生的筆記本,從而對當時發生的事件有了更真實的了解,不少記載的內容都直接引用到了電影之中,也使得影片生動性大增。
b58f8c5494eef01f5c14023ae0fe9925bd317dc8.jpg 
媒體的評價:
這部喬治六世國王傳記片,摒棄了英國歷史戲劇的刻板,韋恩斯坦公司給我們呈現了壹部故事非常飽滿的經典作品。(《芝加哥讀者》評)

影片擁有豐富的現實生活素材,因此,不需要演員誇大的表演,就能展示出喬治六世國王當時的窘迫。 (《達拉斯晨報》評)
科林·費斯和傑弗裏·拉什扮演的“國王”和“醫生”,將貴族的遊戲,演繹的極其平凡、深入人心,又極具藝術價值。(《費城問詢報》評)
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英國電影演員——科林·費斯成功的演繹了壹個脆弱、充滿不安全感的英國國王,而傑弗裏·拉什在片中的表現也是絕對的精彩!(《好萊塢報道》評)[10] 

這部電影的每壹個細節都值得大書特書,它真的是壹件美妙的藝術作品。(firstshowing網站評)[10] 

(來源:百度百科)
預告片:

跨越——影評《國王的演講》
    
每個人都有缺點,都不能十全十美,而因為缺點也會造成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坎坷,但也必須去面對並且改正這些缺點,慢慢彌補不足。影片中的國王亦是如此,慢慢克服口吃,成功地為全國人民完成了演講,實現了人生的偉大跨越。
   《國王的演講》是壹部富有哲理的電影,講述了王子博迪因患口吃,無法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,令他在大儀式上丟臉。妻子伊麗莎白為了幫助丈夫,四處尋訪名醫,但總不見成效。直到遇到了醫生羅格,雖然第壹次治療,博迪並不看好羅格。但回家後博迪播放了羅格讓其聆聽音樂再朗讀的錄音時,他開始接受治療。羅格不斷讓他突破,後來因父親去世而哥哥又因寡婦而放棄王位,羅格鼓勵博迪繼承王位,並且鼓勵他,幫助他在二戰前發表了演講,振作了全國人民的士氣,激勵全國人的鬥誌,面對挑戰。這壹次演講就是壹個大跨越,不但克服了口吃,又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    博迪因為口吃,與他人交流變成了困難事,他煩惱,同時也抱怨失落,有時還消極認為自己還不如呆在家裏陪妻子和孩子,就沒人知道他口吃。因為自己出生在王族,更讓他感到丟臉。幸運的是妻子伊麗莎白對他的理解,讓他去面對這個缺陷,並且鼓勵他去尋醫。博迪也正視這個問題,在羅格的幫助下,認真練習,影片通過兩個人練習時的動作,表現出了博迪的毅力。從剛開始的消極到後來的面對,並認真去克服,他的堅持,讓他進行了跨越毅力,對於他來說是十分重要的。
    博迪的進步,影片也通過鏡頭表現出來影片開頭,影片通過對麥克風特寫且成為前景,博迪透過麥克風看著國民們,此時對麥克風的特寫體現了他內心的害怕。他內心是十分復雜的,正是麥克風,他感覺到自己將會在國民面前丟臉,從而形成對麥克風的恐懼,同時這樣的特寫鏡頭也讓他感到十分壓抑與不自在。當他來到羅格家時,首次與羅格交流,因他是坐著,而羅格是站著,因此對博迪大多采用俯拍的鏡頭,其實這樣的俯拍的鏡頭也可以體現出博迪此時還是處於低沈的時候,心裏沒底,不相信眼前的這位醫生。到了後來,他信任羅格,常來給羅格治療時,影片通過微仰的鏡頭向觀眾展示博迪的進步,在練習中,也大多采用平視和微仰的鏡頭,體現出了博迪不再處於低沈狀態,而是在不斷克服壓力和不足,用毅力與堅持在詮釋語言不斷在進步。而到了影片結局的演講上,影片仍舊通過對麥克風的特寫作為前景,但此時透過麥克風看到的是正在演講的國王,雖然仍不是流利的,但進步已經是巨大的了。在演講的過程中,影片也透過側面用平視的鏡頭將國王與麥克風同時表現出來,這也意味著國王已經能“征服”麥克風了。從影片剛開始的演講中,博迪壹句話也發不出來,到影片結尾意味深長的演講,博迪的進步是巨大的,這是他人生中的壹次跨越。
    同時影片在進步的過程中,色調也明顯發生了變化。在國王第壹次演講時,畫面色彩是稍顯冷清的黑白色調,暗示著博迪對演講的恐懼與不安,當第二次來到教堂,就任後第壹次演講時,整個大廳顯得空曠和陰暗,襯托了國王內心的痛苦與急躁,此時的畫面與簽字儀式的明亮的光形成鮮明的對比。到最後的演講時,以暖色調為主,代表著他戰勝口吃後內心的喜悅之情。
    他依靠自己的毅力,在羅格的幫助下,克服了擾亂自己內心的缺點,他勇敢面對,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精神,才能帶領好壹個國家。

cc11728b4710b9125177ec01c3fdfc039345229e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來自電影的美學 的頭像
    來自電影的美學

    來自電影的美學

    來自電影的美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